鋼骨混凝土柱是高層建筑為了壓縮混凝土柱截面,將型鋼置于混凝土柱中以增強柱的承載能力,相連的地下室和基礎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,傳統安裝工藝是在柱下預先澆注定位平臺,工藝比較繁瑣。臨沂市第四中學綜合樓工程采用鋼柱立澆定位法,縮短了安裝周期,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節約了安裝成本。
傳統施工工藝是在鋼骨混凝土柱安裝之前,在柱底高程以下澆筑定位平臺,澆筑平臺一般分為臨時平臺和永久平臺。
臨時平臺是在柱底高程以下澆筑與鋼柱斷面相等的素混凝土立柱,在平臺上放樣,鋼柱安裝定位完成之后將臨時平臺拆除。永久平臺是將鋼柱底高程以下鋼筋混凝土柱按照設計圖紙正常施工,質量標準按照施工規范,澆筑至鋼柱底面標高,再對鋼柱進行放線、定位。
一般工況,在基礎混凝土施工時,采用定型模具將勁性混凝土柱位置固定,在模具上有定位型鋼柱地腳螺檢的位置,確定標高和垂直度后進行螺檢加固。根據圖紙具體尺寸設計出柱腳底座板,用于鋼柱的對接,以及校正鋼柱的位置和垂直性。如現場空間狹小工作人員不能進入可在座板上設計卡槽,吊裝時借用吊具起吊,將型鋼吊入卡槽進行準確定位,在上方具有工作人員施工空間的地方,進行固定并校核站柱的位置與垂直性。而本工程的鋼柱施工不是在有固定基礎面開始站立,而是在墻面的中間部位凌空站立,鋼柱底部在半空,無混凝土基礎,并且不采用預澆混凝土平臺?;鶎愉摻罱壴戤?,鋼柱與柱腳板無法放入。
運用傳統安裝工藝,可以一次性安裝整根鋼柱,不需要分段安裝,但層間鋼筋綁扎效率大大降低,每澆筑一層對已定位完成的鋼柱沖擊加大,層層疊加,使得最終定位尺寸難以保證,且需要對底層預澆安裝平臺。相對我們推薦方柱扣施工。